心理小tips鲶鱼效应
相传,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特别是活鱼。在鱼市上,活的沙丁鱼价格会比较高,因此,渔民们都希望沙丁鱼能够活着回到渔港出售。但是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即使渔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大部分沙丁鱼还是死在了半路上。很难做到,但并不代表没有人做得到。后来人们发现,总是有一条渔船能运回很多活着的沙丁鱼。对此,即便很多人感到不解和好奇,船长对其中的秘诀也始终保持缄默。
直到船长去世的那天,谜底才得以揭晓。原来,船长每次捞到沙丁鱼后,都会在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鲶鱼进入之后,感知到环境的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到鲶鱼会觉得十分紧张,便四处躲避鲶鱼,左冲右突,快速游动。如此一来,大部分沙丁鱼都会活着回到渔港。
一条鲶鱼便救活了一槽的沙丁鱼,不可不说是一种很神奇的效果,心理学家后来将这种现象加以总结,形成心理学上的“鲶鱼效应”。该效应不仅在企业管理在个人提升方面也有很大的启发性。首先,不断有新技术、新力量出现的现实生活就像是汪洋大海,我们就是里面的沙丁鱼,因此,我们要激励自己不断创新,唤醒“沙丁鱼”自我求存的意识;其次,针对个人,需要在学习工作中不断进步,找准促进自己进步的那条“鲶鱼”,充分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加强自我求生意识,这样才不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个人能力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鲶鱼效应”折射出的理念,有非常深刻的警醒作用,竞争和激励其实一样重要。
在长久安逸稳定的工作状态中,我们很容易很快陷入混沌,工作积极性降低。要想促使自己随时保持着高度紧张的积极状态,“鲶鱼”的引进是必不可少的。“鲶鱼”可以激活自己的竞争意识,当大家意识到再不努力就要丢掉饭碗的时候,就会能最大限度激发出其无限的潜能。
总之,不管是个体自身还是外部环境的危机感,都能使人产生一种生存竞争力,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安逸造就的永远是停滞不前和庸碌无为。因此,不要害怕竞争,越是激烈的竞争,造就出来的奇迹往往就越多。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找到自己的“鲶鱼”是对手,又是人生的航向标识。它帮助我们脱离安逸的环境,开阔眼界,提升自己的能力。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