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Skam大可不必

白斑医院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484891.html

本文含剧透!!!

我只看了原版的Skam,也就是挪威版的。

以下所有内容都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发表意见。

昨天晚上看到“Skam中国版”的热搜我是崩溃的。

没有看过的人可能对Skam第三季会有模糊的印象。对于看过的人,每一季都有忠实粉丝在摇旗呐喊。

每一季的主角和主题都不同,每季都会出现新的CP。因为表现的主题要素很多,我就用黑体来着重标出我印象深的部分。

第一季是伊娃(Eva)和眉哥(Jonas,因为演员的眉毛特别浓)。

主题包括友谊、青春中的孤独、人格和归属感。

私心放第四季他俩看着各自对象亲在一起

第二季是女神诺拉(Noora)和校霸威廉姆(William)。

主题有友谊、女权、性暴力、厌食症、自我印象、暴力以及难民危机给挪威民主社会造成的影响。

女神Noora,红唇特别惊艳

第三季是小天使伊萨克(Isak)和北欧撩神埃文(Even)。

包含了友谊、爱、性取向、精神疾病和信仰的主题。

第四季是大佬沙娜(Sana)的主场。

主题涵盖友谊、穆斯林宗教、网络欺凌、父母给予的压力、爱的拒绝、嫉妒、对被抛弃的恐惧和Russ庆典(挪威学生在毕业季驾驶大巴长途旅行游玩的活动。

大佬Sana

从这些主题来看,我觉得中国版能拍得出的恐怕只有第一季伊娃和眉哥的分分合合了吧,拍得好我都不敢说。性、毒品、女权、性暴力、同性恋、宗教和网络欺凌,这些主题我目前在国产剧里看不到什么苗头。正因为Skam把这些穿插在剧情中而且都表现得很好,它才成为我心中的外国剧No.1。

Skam的意思是羞耻。

伊娃的羞耻感来源于她对于友谊的背叛,诺拉则是一向处于性保守的她认为自己酒后乱性了,小天使伊萨克的性取向,沙娜在逾越宗教行为规范的边缘试探。

中国版剧名叫叛逆?能管这些叫叛逆?昂?

我莫不是傻了吧?

原版是可以在挪威类似于少儿频道和教育频道的电视频道上播放,但如果把这些题材原原本本地拍出来,我估计得打满马赛克在法制频道上放。

主题不太可行,拍摄手法和播送方式我也没多大信心。

演员基本都是素人,剧里演高中生,剧外也才十几岁,拍摄的时候在镜头外告诉他们现在是个什么剧情,他们接下来需要干啥说点什么,要表现什么氛围。

因此看这部剧的时候,哪怕主角和我生活的环境并不相同,我也能体会角色的感受。前面没提到的剧里角色还有想挑大梁干点事总不成功、一直在期待爱情的维德(Vilde),一直在吃有点糊涂的克丽丝(Chris)、特别特别逗的痘哥马格纳斯(Magnus,演员脸上痘多),墨蓝睡衣上写着福禄寿的厄斯基(Eskild)等等,每个角色都无比鲜活。

Vilde和痘哥Eskiild的福禄寿瞩目中间的Chris

另外,这部剧里的时间线都是按现实时间走的,在手机上发消息的时候也会在旁边实时显示打字的过程。

每天放一小段,也就几分钟,在每周五整合成一集,第一季每集只有十几二十分钟,最后一集的时长总算有接近35分钟,而后面三季在时长上略长于第一季,但时长也和第一季一样并不固定,从十几分钟到一小时都有。

我在三刷的时候试过按这样的方式来看,就是每天睡前看当日的部分,我甚至连星期几星期几都对好了。然后我发现就算我看过了两遍,在经过了一整天的疲惫之后,我对于昨天看过的几分钟剧情的印象也所剩无几。

这和中国目前热播剧的播送情况不太一样,45分钟左右的时长囊括的内容会很多,但凡有一个爆点就能掀起讨论和热度,比如最近的《清平乐》,单是曹皇后的热搜我真就看得快不行了,具体内容在我印象里也没有太多差距(没有冒犯《清平乐》的意思,因为我不咋看未完结的剧,这部剧我还没有打开)。

而Skam可以说每一季每一集的内容都是可以变着法儿地轰炸热搜的,如果按照原版的播送方式,我估计这部剧会真·住在热搜上。但是主题要素这么多,还几乎都是敏感话题,一天两天掰扯不清楚,掀起长期的舆论战,我估计没等到播完上面会出手把它下架。

总之,我对于Skam中国版一点也不期待,一点也不希望翻拍,一点成功的信心都没有。现在有欧美八国的版本,真不缺中国的版本,别盯着大IP就想着改。我不想丢脸。

PS:剧里的BGM在左上角。

NilsBech的《OHelgaNatt》是我最喜欢的,是小天使伊萨克从教堂出来去找埃文的BGM。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5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