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擅自取消亿订单,令大船海工差点
世界第二大海洋石油钻井装备运营公司Seadrill曾利用合同漏洞对我国大船海工公司出手,这家挪威的公司擅自取消了价值亿的订单,而他们的手段令大船海工公司差点破产。消息人士称,在大船海工公司遭受致命一击的关键时刻,国家出手为这家百年船企提供了帮助,在年的时候,大船海工提出的重整计划得到批准,并顺利完成了自救重组。如果没有国家的帮助,大船海工根本无法重新站起来,而且通过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清楚了Seadrill的真实面目。
Seadrill与大船海工进行合作是在年,这份订单价值亿元,大船海工将为Seadrill建造8座海上钻井平台和配套的设施。大船海工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同意Seadrill仅支付10%的订金,而正常情况下,采购方需要支付30%-50%的预付款。为了完成这一订单,大船海工提前垫付了多亿进行建造,不过在年交货的时候,Seadrill却以平台质量不合格为借口,拒绝接收这8座海上钻井平台。
Seadrill之所以拒绝接收这几座钻井平台,是因为海洋钻井业务的利润变少,这家挪威公司不愿意继续增加投入,所以他们找了一个借口想要撕毁这份合同。这8座海上钻井平台是专门为Seadrill公司打造的,其它公司根本无法使用这类设备,所以大船海工无法转售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Seadrill在合同中埋了一颗钉子,如果双方发生纠纷,必须到甲方公司所在的国家进行仲裁,而Seadrill是挪威的纳税大户,挪威自然偏袒本国的企业,所以他们最终判定大船海工败诉。
为了完成这8座海上钻井平台的生产,大船海工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他们还对外负债近20亿元,因此他们不得不申请破产。由于大船海工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和海工装备生产技术,所以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手,帮助大船海工进行了破产重组,而且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还为大船海工注入了资金,帮助他们完成了对债权方和员工的赔偿。消息人士称,Seadrill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种退单赚钱的事了,所以很多大型船企已经将Seadrill拉入到了黑名单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大船海工急于打开国际市场,所以他们在合同签署和预付款的问题上有了疏忽,这种疏忽给了Seadrill擅自取消订单的机会。大船海工虽然已经完成了重组,但我们必须总结与外国企业的合作经验,并记住这次的教训,避免类似情况再出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