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电影推荐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无奈宅在家,而追剧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之一。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值得熬夜追的一部电影。
《何以为家》
这部电影由黎巴嫩、法国、美国联合制作,在内地上映之前叫《迦百农》,意为“混乱”和“失序”的意思,很多人说这个比《何以为家》更能贴近电影的灵魂之处。这部影片讲述了生长在叙利亚难民区的12岁的赞恩对父母“生而不养”的反抗以及生活在灾难边缘的人们的现实命运。
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影片的开始一个戴着镣铐的小男孩作为原告对他的父母展开了控告,我们看到这一幕,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他会把自己的亲生父母告上法庭?他又为什么在如此小的年龄眼睛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电影里的小男孩叫赞恩,影片里凌乱、凄凉充满破烂肮脏的街道是他生长的地方,这个年纪的他本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生计都已成为难事,他们住在到处积水的出租房里,在几十平米家徒四壁的房子里挤着他的爸妈和一堆无人照料的弟弟妹妹,父母整天无所事事,吸烟成瘾。为了生活,小小的赞恩就背负了本不是他该承受的重量,到药店骗取违禁药品曲马多,母亲再带着他们去鱼龙混杂的监狱倒卖,或是在杂货铺搬运重物得到一些小钱,有时还会带上弟弟妹妹到街上去卖甜菜汁,这就是这个12岁小男孩的生活。在他的父母眼里,孩子已经成了他们可以压榨的工具,他的父母让他上学的原因仅仅是上了学就可以去更高级的地方打工,为了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食物,为了减少家里的开销。
为了不让父母发现自己的11岁妹妹萨哈来了初潮,遭受卖给杂货铺老板阿萨德的命运,小赞恩就去杂货铺为妹妹偷来卫生棉,小小的肩膀已经成为妹妹的依靠。那天阿萨德和他的父亲来到了家里,他看到妹妹浓妆艳抹地坐在阿萨德的旁边,他便知道父母要把妹妹卖了,为了保护妹妹,他想带着妹妹逃离这个家,可这些反抗并没有阻挡得了妹妹被卖的宿命,他拼命地追着,叫着妹妹萨哈的名字直到那辆载着妹妹的摩托车消失在街道上,赞恩无奈的哭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是妹妹唯一依靠的人,他却救不了妹妹。
他无法忍受父母对贫穷和现实的麻木不仁,无法忍受这个无情的家,在自己一直保护的妹妹被强制带走后,赞恩便带着绝望逃离了那个家。当赞恩吃光了所有的食物,在街上乞讨有人递给他的食物时,他有些迟疑和胆怯,也许在他的生活里这是不曾有过的善意和温暖。最后在餐厅里打工的拉希尔收留了他,拉希尔是一位单亲妈妈,没有身份证,只能靠打黑工维持生活,当时的拉希尔或想让赞恩照看他的孩子亦或是出于好心收留他一晚,可最后让他留了下来,可不管因为什么,因为拉希尔的出现,赞恩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也在赞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光亮。
可是这次赞恩依旧没有逃离“何以为家”的境地。因为非法挣钱,拉希尔被抓去了监狱,那天早上拉希尔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家里一无所有的时候赞恩带着约纳斯到街上到处去赚钱,没有了大人的庇佑,赞恩经常遭到小混混的欺辱,在这个时候赞恩也始终护着他的“弟弟”约纳斯。最后再也没有办法赚到钱,再也没有能力买食物的时候,虽然不舍,但是为了约纳斯不跟着自己受冻受饿,他还是选择把约纳斯卖给了阿斯普罗。此时的他再次对现实充满了无奈,他再次陷入了绝望。
卖了约纳斯之后,赞恩准备回家取身份证,可他听到的是妹妹萨哈因为没有发育成熟,无法承受怀孕,也因为医院得到及时诊治,最后不治身亡的消息。处于绝望边缘的赞恩终于发泄了,他拿着刀捅向了阿萨德,于是就出现了电影开头的那个情景,赞恩戴着镣铐坐在法庭上控告自己的亲生父母生了他,却没有给他一丝丝的爱,留下的只有童年的阴影与创伤,我们无法想象这个12岁的少年内心多么的荒凉才让他如此决绝,而更让人心痛的是他的父母丝毫没有感到自责,甚至感到理所当然,因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的,代代如此,所以他们对他的孩子们做的一切都是情有可原的。
我们不能说造成这样结局的原罪是父母,但我们是否能考虑:当我们无法为孩子的生活制造更好的条件时,当我们没有能力为孩子尽到责任时,我们真的希望来自社会的压力全部由出生后的孩子来承担吗?我想这部电影的目的也不是只为了谴责父母的不负责任,战乱、贫穷、教育、疾病……当社会失去秩序,当社会体系无法保障人们的生活,一切不幸都会接踵而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珍惜和平。
影片中饰演赞恩的演员就叫赞恩,而这部影片就是由演员赞恩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幸运的是,现实中的赞恩因为影片的成功,最终安排他和他的父母搬去了挪威,接受了正常的教育,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