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发达国家目标,能在25年内实现
15日,印度迎来独立75周年纪念日。在新德里红堡举办的独立日庆典上,印度总理莫迪表示,“我们必须在未来25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把印度变成一个发达国家。”他表示,如今印度在科技、工业、粮食和能源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信息技术、制药、空间科学等领域跻身先进国家行列。莫迪表示,未来25年对印度至关重要。他在演讲中要求年轻人用25年的奋斗,为印度独立周年献礼。
莫迪为什么要把25年作为印度实现“发达国家”目标的时间点,一方面,印度的独立时间是年,到年,刚好是印度独立周年,这样的整数时间应当没有异议,也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另一方面,中国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时间也就是年左右。印度直接把“发达国家”的目标锁定在年,当然有与中国一比的想法,这也符合印度人、特别是莫迪的一贯行事风格。
印度想这样做,别人不好说,也没有必要说。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目标追求,各个国家也有各个国家的赶超对象。关键是,目标是否可行,有多大的实现希望,有没有脱离实际。要知道,对目标来说,只有跳一跳、够得着,民众才有努力的动力。如果目标高不可攀,民众实现目标的信心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就会失去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
先来看一看“发达国家”的基本特点,或者需要符合的基本条件。一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高,产业结构先进,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大于60%;二是经济运行机制成熟,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健全,经济发展很有优势,并有比较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三是经济的国际化程度高,外贸对外出口方面比较多,质量总体高,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份额,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公认的发达国家,只有18个,分别是: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挪威、瑞典、冰岛、丹麦、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后来,又有10多个国家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数量达到30多个,也包括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而在此前,亚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只有日本一个国家。
再来看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先进,是一个相对虚化的指标,按照莫迪的说法,目前的印度,已经可以认为产业结构先进了,印度人也一直十分自信。但是,经济指标就很难虚化了。年,印度的GDP总量是3.08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6,落后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与英国的差距极小,曾经超过英国。与中国相比,不到中国的20%。从人均来看,美国达到了6.36万美元,位列全球第11位,日本4.02万美元,位列第31位,德国则排在24位,英国排在29位。经济总量排在第2位的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刚刚破万,达到1.05万美元,排在76位。印度看似总量排世界第6位,可人口基数与中国相近,人均只有美元,排在全球第位了。就算印度25年后经济总量达到今天中国的水平,且不说年均增长幅度要很大,要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一项,就会让印度望尘莫及。因为,亚洲目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排名最低的韩国,人均GDP也达到了3.16万美元,是印度人均GDP的16倍,印度可以想一想,能在25年实现这样的目标吗?
如果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不能达到较高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也就很难同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也就无法有效提升,不仅生活质量难以真正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无法形成。那么,第三产业占比提高的难度就比较大,也不可能在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购买力不强的情况下,实现金融业等的高度发展,更别说金融业的高度国际化了。而年,印度有超过6成的居民每天的生活费不足3.1美元,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之远,难以想象。
也就是说,生产力水平实际是制约印度能否在25年内成为“发达国家”最关键的因素,而这,也是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最难实现的一项目标。特别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还会遭遇“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压力,南美一些国家就“倒”在了“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无法自拔。那么,印度不仅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快速有力,还要平衡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民族关系,更要防止发展过程中必须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
莫迪给印度民众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很是振奋人心。只是,按照印度目前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国家管理体制,要想在25年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哪怕是最低层次的“发达国家”水平,都是有点难以想象的。更何况,印度人口还在不断增长,人口增长带来劳动力红利的同时,也对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只要人口增长出现拐点,更大的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人口老龄化。印度现在还没有出现人口老龄化,但老龄化的人口基数已经形成,只是时间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