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
我对茨威格的偏见始于有些人对他的那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看小说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顶多稍微有点儿感动,不知怎么总把女主角十几岁初见男主角的情景,想象成鲁迅写的子君和涓生,或者是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相识。没什么理由,大概就是对怀着注定悲剧的人物的悲悯。
但是我发觉很多男人特别喜欢这个小说的情节,大约是他总笃定地认为在他的生命中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痴情的女人,一见面就爱上了他,而终其一生,不管她过得好不好,都一直惦记着他。只要他一招手,她就会飞奔而来,献上她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
虽然不以为然吧,但是我能理解,男性总是比女性多一些对自己的自尊的维护的需要。女性对这部作品的情节的超乎寻常的赞扬就不太能让我理解。小说确实不错,我是说语言,对心理行为的描述,但总得承认这是一种近乎病态或者变态的行为吧。
带着偏见很多年,我都不曾再看过一部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直到无意中看到了他的《心灵的焦灼》,这部长篇小说情节平淡,但在我看来是一部伟大的描写爱情的小说,虽然书里的人物我都不喜欢,而主要的三段爱情在我看来都不能称之为“爱情”,但是却是很值得一看的爱情小说。什么是爱情?男女之间交往中产生的情感,诸如同情、怜悯、喜爱、责任、义务,世俗上的般配、得失,物质上的补偿,精神上的慰籍能不能成为恋爱的契机,婚姻的基础?
因为对这部小说的喜爱,我又去找茨威格的其它作品,发现他的传记作品比他的小说还要好。介绍一部我百看不厌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书里一共写了十四个人类历史上决定性的瞬间。记忆深刻而且我觉得写得好的有:奥斯曼土耳其攻打君士坦丁堡,拜占庭陷落;一个品格低下的西班牙殖民者第一次同时看到大西洋和太平洋,不过我不喜欢书里说他是第一个看见太平洋的人类,屁话,巴拿马人天天看;滑铁卢失败的一分钟,看了这篇和《战争与和平》,总想不通“军事天才”拿破仑是怎么征服欧洲的;第一次铺设海底电缆发电报,科技的进步在当时当刻的激动人心;最先到达南极探险的是挪威人,仅仅落后一个月的英国人的死亡时刻,探险家的思想、行为对我永远是迷;西塞罗最后的生命时光,他是我喜欢的罗马人。
列宁、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事是之前就从什么地方读到过的,而马赛曲、歌德和亨德尔的故事似乎没那么动人。两个美国故事,一个是关于加州发现金矿的,很不喜欢这个故事,美国这个国家的建立、繁荣都太血腥了,一个是关于威尔逊创立国联的初衷失败的,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是这个短篇的详述。
只挑传主生命中很短的一个时刻来写,但因为是“关键”的时刻,所以能在短短的文字中看到传主的性格、个人命运和历史进程奇妙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国人觉得是“时势造英雄”,但是西方人更多地肯定个人行为对国家、民族甚至人类历史的影响。我觉得分不出对错,两种观点都有充足的论点、论据,专业点儿都能说圆。但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背后是两种文明对历史的解读。
人们都习惯于同跟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交往,不是说“三观不同不强融”么?但是我觉得不交朋友可以,听听不同观点,平心静气地让别人把话讲完,就算不赞成他的观点,欣赏一下他叙述观点的技巧,总可以吧。老实说,我宁愿听高明的不同观点,也不愿意听无聊的附和。
珍珍的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