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语者在真实的细节里,看到共同的未来

好爱这款手绘海报

这两年,越来越多进入院线的纪录片得到观众的青睐,同样是从电影中去感受另一种生活,纪录片里的生活对于观众来说,有着更真实的来自原生态的诱惑。比如这部《光语者》,它聚焦的生活,可能是很多都市中的普通人永远无法体验得到的。

《光语者》是中国首部北极纪录电影,该片摄制团队在北极跟拍多天,历时两年,打磨出这部如同散文诗一样美好的纪录片。他们跟拍的主人公,也是该纪录片的“述说者”,北极黄河站负责观测极区空间环境的空间物理学博士刘杨,纪录片从他的视角展开,讲述他在黄河站的日常,并跟随着他的脚步,去认识黄河站所在的新奥尔松以及朗伊尔城的人、动物、环境、气候,还有那美丽的极光。

我们常常觉得纪录片美,是因为我们渴望看到真实的东西,渴望那些纯粹的感受,《光语者》用它所记录下的人与自然,几乎可以同时满足我们对纪录片最大的感官需求。

大多数人对北极生活的想象,基本都来自于纪录片,剧情片很少,显而易见,那里拍摄难度太高。通过那些纪录片,我们知道深处极地的人们需要对抗寒冷与寂寞,知道他们与北极熊、北极狐等极地生物一起生活,知道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北极冰川融化了,当地人与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威胁……

但是对于那里的人,长期在极夜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他们是否快乐,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热爱什么,这些似乎并没有从任何纪录片里看到过。你或许会觉得,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与我无关。但是回想年上半年全国人民在家中自我隔离的经历,他们的故事其实会带给我们许多对人生、对情感(亲情、友情)的启迪。

以前看堺雅人的《南极料理人》,就感觉生活在当地的人们,都特别容易快乐,《光语者》刘杨和他的朋友们也是如此。有的人因为有光、拍到光而快乐,有的人因为每天抱抱雪橇犬、给他们铲屎而快乐,有的人因为写出了一首歌而快乐,有的人仅仅因为能待在这里而快乐。事实上,在这里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城市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是和那些快乐相比,这些都不重要。还有一些在城市里被看作不善交际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乌托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有着相同研究爱好的人在一起共同进步。

我印象最深的是狗场老板和老板娘,以及82岁的德国老太。

经营狗场的夫妻俩,一个是挪威人,一个来自瑞典,两人已经在朗伊尔城生活了五年。片中,所有他俩同框的采访,都是在说着生活的细节,即使是重复的话语,他们都看着对方的眼睛,默契且有满满的爱意。我从来没有在一对年轻夫妻身上看到他们眼中的那种光芒,不只是爱情,还有一种好像童年玩伴的默契。

他们才在朗伊尔城生活了五年,却已经把日子过得和在城市里一样轻松愉悦。晚上喂完狗清理完狗场,就在家看美剧《摩登家庭》;游客来的时候,耐心细致且幽默地教他们如何给雪橇犬们发号施令,尽管他们和其他当地人一样,并不喜欢平静的生活被游客打破;太阳终于要出来时,载着艺术家们去山边寻找最佳视角,和爱人一起心怀感恩地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

没有人知道他们以前的生活,但是当他们面对太阳露出感恩的神情时,你会知道,这个冰冷的极寒之地治愈了他们,连太阳也变成一种神的恩赐。

82岁的德国老太太年轻时是探险家,她在片中的存在,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神秘力量。她年就来到朗伊尔城了,是这里生活最久的老太太。如今因为这里“不生不死”的法令(不能有人出生,也不能有人在这里死亡),她不得不离开这片土地。你很像想象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每天自己捯饬一身的装备,然后艰难地在雪地里步行去她要去的各个地方,无人看护,无人扶持,即便如此,她也不想回德国养老。

影片随着刘杨完成科考任务离开黄河站走向尾声,但是在不到一百分钟的时间里,观众仿佛已经与狗场夫妻、德国老太太等这一群人有了深交,还想继续听他们的故事,我们和刘杨一样,对他们依依不舍。那里不只是刘杨曾经呆过的乌托邦,也是每个人渴望灵魂被涤清的乌托邦,在那里,我们似乎能放下所有的欲望,找到自己唯一热爱的人与事。

然而,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变得恶劣,这样的乌托邦也终将被海水覆盖。所有的主人公都要考虑去留。这是《光语者》给观众的留白,这是他们的家园,却也是我们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7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