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如果你只看到爱情,或许你还

日本文学史上有这样一本书,即使你没有读过,也必然听过它的名字——《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书名取自甲壳虫乐队的同名歌曲《NorwegianWood》,首版于年。自问世以来,仅在日本就售出了多万册(年统计),也就是说平均每6-7个日本人就有一个人看过这本书。在我国,各种版本的印数达到了多万册,重印了70多次。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受众之广可想而知。当初村上春树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搬过几次家,最后还出了国,由此开始了长期旅居南欧的生活。01那么,《挪威的森林》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其实,作品是以男主人公渡边彻和直子、绿子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展开的。直子原是渡边彻的好友木月的初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偶遇并开始交往。直子20岁生日那晚,两个人真正在一起了,可第二天直子就不见了。几个月后,渡边得知直子住进了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他表示会等待直子痊愈。有人说,在感情的世界里,上天不会只给你一个选择。对渡边而言,确实如此。在一家小餐馆里,渡边偶然结识了小林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课堂笔记,两个人就渐渐熟悉了起来。绿子的个性和直子截然不同,她活泼开朗,心直口快,就像夏日里的阳光一样明媚灿烂。渡边既对直子的柔情念念不忘,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不久,传来了直子自杀的消息,渡边因此变得失魂落魄,开始四处旅行。最后,在直子的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决心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02如果你只看到爱情,或许你还没有读懂《挪威的森林》在20岁左右的人看来,这更像是一本青春恋爱小说。初读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绿子那番对爱情独特的见解:我所求的只是容许我任性,百分之百的任性。比方说,我现在对你说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什么也不顾地跑去买,气喘吁吁地跑回来递给我,说:‘喏,绿子,这就是草莓蛋糕。’可我又说:‘我已经懒得吃这玩意儿了!’说着‘砰’一声从窗口扔出。这就是我追求的。”年少时向往的爱情不就是这样吗?在喜欢的人面前,你可以任性、耍小脾气甚至于无理取闹,而他如果真的爱你,就该百分百的宠你包容你。但《挪威的森林》畅销30多年而不衰的秘密在于,作品本身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它所表达的除了青春与爱情,还有对于孤独的解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比如,关于生与死的关系,村上春树这样写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渡边在木月死后体悟出来的哲理,生和死看似完全对立,但在我们来到人世的那一瞬间,死亡就已经包含在生之中了,死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永恒的定格。可即使将这样的哲理铭刻在心上,再度失去所爱之人时,我们依然毫无招架之力。所以村上又说:“无论熟知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当至亲至爱逝去,不是一句节哀顺变和几句安慰就能轻易抚平伤痛的。我们往往会像渡边一样,需要用一段很长的时间,走一段很长的路,才能从悲伤中一点一点挣脱出来。所谓成长与人生就是这样吧,我们不断地同孤独、伤痛抗争,不断地得到再失去,最后还是要尽全力活下去。在我看来,《挪威的森林》与其他文学小说不同的是,不同年龄层或不同生活阅历的人从字里行间读到的点可能是完全不同的。20岁的人读到青春与爱情,30岁的人感受到孤独与迷茫,40岁的人发现它是在聊人生。美国学者李欧梵将《挪威的森林》列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文学著作之一,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希望你愿意花点时间好好读上一读,相信你会有自身独特的感悟,有兴趣可以点击下方横条看一看: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残酷青春物语林少华译精选¥37.9¥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图片源于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联系,将立即删除。原创文章,欢迎转评赞,抄袭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6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