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CCUS技术将迎发展窗口
原标题:“十四五”时期CCUS技术将迎发展“窗口期”
核心提示:在25日召开的首届碳中和愿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发展战略论坛上,专家表示,CCUS是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在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这一技术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发展“窗口期”。
新华财经北京7月26日电(王升)在25日召开的首届碳中和愿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发展战略论坛上,专家表示,CCUS是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在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这一技术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发展“窗口期”。
CCUS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英文缩写。通过CCUS技术,能够捕捉二氧化碳,将其封存于地下,还可以对二氧化碳进行规模化利用,如将二氧化碳注入油田提高采收率等,该技术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危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在会上指出,CCUS是化石能源在净零排放路径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技术。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CCUS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战略部署示范项目,这能够帮助煤电行业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能够帮助化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深度脱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表示,目前全球碳排放量依然保持增长,如不采取更有效措施,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难以实现。他指出,目前CCUS技术发展比较快,规模化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其中,碳捕集技术已经成熟,捕捉成本正逐渐下降,预计年煤电燃烧后捕集成本将降至-元/吨;碳利用方面,驱油是目前最为经济、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途径之一,美国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每年可提高石油产量约万吨;碳封存方面,原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年启动的Sleipner油气田碳示范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咸水层埋存项目,每年可封存万吨二氧化碳。
从我国来看,目前包括中国石化、中国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大型能源企业正摩拳擦掌,加强CCUS技术的研究和示范项目推广。其中,中国石化运营的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于7月5日启动,是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也是我国最大的石化企业CCUS全链条示范项目。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十四五”是我国推动碳达峰的“窗口期”,也是CCUS发展的关键期。基于“双碳”目标要求,气候变化司将同各有关部门积极合作,重新评估和分析CCUS的战略定位,提前做好战略部署,完善CCUS顶层设计、商业模式、激励政策,推动CCUS技术发展。
据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处长张贤介绍,科技部在年和年发布了中国CCUS技术发展路线图,当时CCUS的战略定位是“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利用的战略储备技术”,但在“双碳”目标下,应将CCUS的战略定位与碳中和情景挂钩。原因在于,在供给侧,要构建零碳能源体系,主力能源将由化石能源过渡到非化石能源;在消费侧,除化石能源行业外,包括水泥、有色金属冶炼等高碳排放行业也有CCUS技术部署需求。
目前,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对于CCUS技术与全国碳市场的关系,张贤解释,虽然当前CCUS技术未能直接纳入碳市场,但是全国碳市场向企业传递了碳价格的信号,这将有利于促进CCUS技术的发展,扩大CCUS规模利用,对CCUS技术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江宇娟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
本文来源: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