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教育的独到之处
我们这一代的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停为他们操心,即使孩子已经上了中学,也常常为他们鞍前马后。
然而在挪威,所有人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自食其力,并懂得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健康负责。也许,这正是北欧国家居民幸福长寿的秘诀吧。
文
达利亚·卡列金娜
木目/译原载俄罗斯《环球》(ВокругСвета)杂志
插图赏析:《SKOLEKRINGKASTINGA》杂志封面,一份挪威的儿童教育双月刊杂志。
莫斯科人卡杰莉娜大学毕业后,嫁给了一个挪威人,生下了儿子马克西姆,现在生活在挪威奥斯陆。马克西姆从小受到的挪威教育让她看到了挪威教育的独到之处。
独立的社会成员马克西姆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校医院护士把我叫到了学校,只是因为马克西姆比他这个年龄段的标准体重低太多了。我当时觉得这已经是在指责我作为母亲的失职了,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挪威的社会监护职责至此还没有履行完毕。当我走进护士的办公室时,她正在和我的孩子单独谈话。护士问马克西姆早餐有没有吃三明治,马克西姆回答没有。随后护士饶有兴致地追问他晚饭有没有吃鱼肉饼。当马克西姆再次回答没有的时候,护士蹙了蹙眉头,用笔在他的个人档案上做了标记。我赶紧实事求是地解释道:“我们全家都偏瘦,因为我做的是俄罗斯菜。”但是护士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自顾自地继续问马克西姆平时都吃些什么,马克西姆说“粥和红菜汤”,护士舒了口气,拿起一张表,一边指给马克西姆看一边向他解释什么样的谷物需要煮久一点,什么样的三明治更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然后护士开始反复强调这些,以确保马克西姆全都听明白了,并且能自己去超市选择需要的谷物。从那以后,我们去买东西时马克西姆就自己看包装上的说明。
我们家的冰箱上贴着一个清单,上面罗列了每个人的职责。一共有10条,无非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收拾屋子,倒垃圾,做功课,帮父母干活。这样的清单我在每一个挪威朋友家里都见过。
责任均摊——在挪威家庭早已屡见不鲜。他们不会过分迁就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有节制的饮食
挪威的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能自己收拾书包,妈妈只负责检查。他们也不需要成年人护送去学校。除了沉重的书包,每人还要拎一个午餐包。家长把为孩子准备好的夹心面包、小馅饼、水果、酸奶放在塑料饭盒里,只有冷餐没有热餐。几节课后会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孩子们就可以去食堂拿饭盒,吃点夹心面包。学校明令禁止孩子们吃糖果、饼干、巧克力这样的甜食,为防止过敏,坚果也不能吃。所有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里都会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远离坚果。
我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提议家长们凑钱为学校买一个微波炉,让这些只有6岁的孩子们每天能吃口热乎饭。但其他家长却反驳我说:“谁来给孩子们热饭?老师可没功夫。”挪威社会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