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寄芳魂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丁厚勤曲阜报道如果于娟还活着,到今年4月2日,她就该43岁了。于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10年。这十年间,许多人仍然记得这个英年早逝的抗癌博士,并受她抗癌日记的影响。而她的母亲舒平,十年来一直住在曲阜的山里。从一个人种树,到一群人种树,她和她的团队种下上千万棵黄连树。她说,每当置身山上,就感觉天空是她的安全屏障,大山是她的依靠,而那一棵棵黄连树,就是她的孩子,她的于娟。于娟走后的十年,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了,青山绿水回来了,人们对健康更加重视了。这一切,于娟无法看到,而她的母亲替她看到了,并参与其中。又一年清明将至,66岁的舒平早已从过度的悲痛中走出来。每年此时,她都要暂停其他事务,留几天清净的日子,那是她与于娟“独处”的时间。对舒平来说,这十年,让她更加了悟生与死。生命的追问和反思“为啥是我得癌症?”年12月被确诊患上乳腺癌,年1月2日被进一步确诊乳腺癌晚期,于娟心里打上一个沉重的问号。她首先想到的是,没有家族遗传史,平时身体很好,饭量很好,性格很好,从来都是积极乐观的人,刚生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这样一个人,怎么得了乳腺癌呢?然而,身上结结实实的疼痛,和医生的诊断,都告诉她一切都是真的,无法改变。她一边反思,一边在博客上写抗癌日记,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让人们警醒,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身体,因为,“活着才是王道”。正值英年,于娟太渴望活着。在很多人看来,于娟是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她出生在山东济宁,父亲三十出头就是特一级厨师,母亲舒平在市外经贸局工作,家庭殷实和睦。3月26日,在曲阜市石门山镇丁庄村,舒平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回忆起女儿上学期间的事情,多次说到“那时候家里条件挺好”。于娟是独生女,也是这个幸福家庭的骄傲。她从小聪明开朗,一路保持“学霸”本色,本科就读于上海交大,硕博就读于复旦大学,在挪威留学两年后,回到复旦成为一名青年教师。按照她的规划,要在两三年内要评上副教授。丈夫在上海交大任教,同样是青年才俊。在他眼里,于娟的聪明让他吃惊。于娟在后来的日记中,也曾说“我不是冯蘅(黄药师过目不忘的夫人)”,可见对自己的记忆力是很自信的。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光,于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一是饮食问题。她吃过很多野生动物,然而那些味道并不好。她饭量惊人,且无荤不欢。二是睡眠问题。于娟自称十年来基本没有在12点前睡过觉,很多个夜晚的时光,她花费在蹦迪、K歌、网聊上,而她认识的所有人都晚睡。三是环境问题。她借住的上海亲戚家,后来检测出甲醛严重超标。此外,于娟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分析,认识到太过争强好胜,太过喜欢凡事做到最好,太过喜欢统领全局,太过喜欢操心,太不甘碌碌无为。她在多个发光的词语前面加上“太过”二字,作为带着悔意的反思。甚至,她认为很多考下的证书是毫无意义的。于娟在病痛中写下70篇生命日记,引起亿万网友的
上一篇文章: 因为选择了木材家居,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