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一首死亡的安魂曲,一篇青春
文
喵大小姐
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大概是十年前,那会只知道它很有名,由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村上春树先生所创作,风靡海内外,但当时我却并未看懂。
如今再次翻阅,越发觉得它处处透着悲伤的痕迹,这种悲伤,源于真实,源于一种对青春的祭奠。
就像村上春树先生在访谈里提及:“……我眼看就四十了,想趁自己的三十年代还拖着青春记忆尾巴的时候写一部类似青春小说的东西。”
我想大抵每个人都希望跟自己的青春做场郑重的告别吧!
在日文里,“挪威的森林”的意思是“无路的森林”。
小说开头,就是渡边的回忆,他想到了那片霏霏细雨的草地,想到了直子。
当时直子问他:“我心里要比你想的混乱得多。
黑乎乎、冷冰冰、乱糟糟……嗯,你为什么和我睡?为什么不撇下我离开?”
而后他们在死一般寂静的松林里走着……,就像寻觅失物似的,眼睛看着地面在松林小路上缓缓移步。
这种悲伤的情景正如青春岁月里无处安放的迷茫一样,主角们在性与爱之间迷失,有人觉悟了,有人离去了。
在我的理解里,《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告别青春的作品,还是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
故事背景
评判一个人,你要把他放到现实处境里,那么评判一部作品,也一样要把它放到所处的时代之中。
《挪威的森林》,创作于年,那时村上春树先生38岁。
回到他所成长青春时光,当时是日本的60-70年代,经济迅速腾飞,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像是两匹并驾齐驱的马共同拉一辆车,需要同时发力,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和精神文明的同步。
因此,年轻一代迷失于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他们没有追求、不知未来在何处、孤独、迷惘、空虚……。
所以,小说里的大部分人物都呈现出了类似的特征,这有点像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剧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点儿病态,有点儿孤独;也有点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尼克对盖茨比说:“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你一个”。
当然,哪怕众人皆醉依然有醒着的人,《挪威的森林》中是绿子,《天使爱美丽》中是骨头易碎的老人雷蒙德·杜法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是尼克。
其实,这样的背景和我们现在也有点儿类似,还记得前段时间大连理工的一名同学在实验室“一挂解千愁”吗?这个悲剧让人有些心疼,也有点惋惜,那位同学身处巨大的压力之中,却无处求助,因此,他认为死亡是自己的唯一解脱。
青春,是用来祭奠的。
所以村上先生在开篇说:“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
故事人物
《挪》人物不多,但每一个都是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代表,下面我会以我的视角简单分享一下看法。
木月:美好回忆的封存,代表着过去
小说中,木月热情公道、讲话妙趣横生、头脑机敏、谈吐潇洒。
木月、木月的青梅竹马直子以及渡边组成了一个独特的三人小天地,三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经常欢聚。
木月也是渡边绝无仅有的朋友,但他却自杀了,那是五月令人愉快的一个下午,他和渡边还认真地打了桌球。
从此以后,我同世界之间便不止何故总是发生龃龉,如有一股冷空气硬生生地横插进来。
对于我,木月其人的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百思不得其解。
我所明白的只是:由于木月的死,我不妨称之为青春期的一部分技能便永远彻底地丧失了。
而后,渡边和直子都想到了逃离那个熟悉的环境,碰巧两人又在京都相遇。
木月代表着过去,不止是渡边和直子的过去,也是所有迷失的青年人的,他的离去,象征着青春期的坎坷,只不过,有些人成长了,有些人继续迷失。
直子:无法走出过去的执念
人是不能够活在过去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希望重温旧梦,寻回曾经的黛西,却带来了自己的毁灭。
木月就像是黛西,代表着过去的时光里美好的回忆,而直子就是盖茨比,沉浸在过去的世界里无法逃脱。
直子不是第一次经历身边人的死亡,她的姐姐,也曾是一个完美女孩,在和木月一样的年纪里选择了结束生命。
而且直子无意间听到爸爸的弟弟也曾卧轨自杀,她开始相信父亲所说的,在疗养院,她对渡边说:“还是血统关系吧,我这方面的”。
渡边算是直子唯一的精神寄托,他第一次来“阿美寮”疗养院看望直子,直子是开心的,并且问渡边能否等她?
渡边也答应了。
但是当直子再次收到渡边的来信,看到有关于绿子的介绍时,直子作为女生的第一直觉是绿子喜欢渡边,她一方面作为木月的另一半继续游离于生命之外,另一方面又把渡边看作生命的曙光,但那一刻她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倒塌了。
她又不想给渡边带来麻烦,所以她的解决办法就是离开,哪怕在渡边的鼓励下想过走出过去,但还是没有迈出来。
绿子:未来的期待和召唤
绿子这个人物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因为她也经历了母亲的死亡、照顾患病的父亲,直到他离世。
从小家境一般的她被爱慕虚荣的父母送去了贵族学校,但是绿子依然活得很好;想吃好吃的食物,自己买来菜谱学着做;在爱美的年纪里,用买内衣的钱买了心爱的刀具;一个内衣穿了几个月,也能以调侃的语气轻松地说出来;遇到喜欢的渡边,可以直接上前表达喜欢……
绿子,真的是一个让人感到爱不释手的女孩子,她为何打动了渡边?
小说中,绿子剪了短发时有一段渡边的心理描写:
“可现在坐在我面前的她,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只小动物。
眸子宛如独立的生命体那样快活地转动不已,或笑或恼,或惊讶或气馁。
我有好久没有目睹如此生动丰富的表情了,不禁出神地在她脸上注视了许久。”
我想,这样的绿子大概是人人都喜欢的了吧。
玲子:精神世界的救赎
玲子是“阿美寮”疗养院直子的室友,直子死后,渡边陷入了疯狂的绝望之中,时时想起她凄凉的葬礼。
于是渡边想到了逃离,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流浪,但自己的心境并未发生任何改变。
我想,渡边是有些自责的,也有些迷茫的。
直到玲子从“阿美寮”出来,来专门看望渡边,并且穿着直子的衣服,弹了直子最喜欢的《挪威的森林》,弹了五十一首歌祭奠死去的直子,让渡边好忘记过去那场凄凉的葬礼。
渡边并不爱玲子,但是玲子却是渡边的救赎,让他从失去直子的孤寂中走了出来,真正看明白了自己的内心,他所深爱的是绿子啊!
所以玲子在告别时,说:“能忠告的,我都忠告给你了,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除了祝你幸福,祝你幸福地活下去,把我这份和直子那么都补偿回来。”
故事情感
01关于性和爱。
小说里,最典型的情感特征就是性与爱的分离。
木月死后,渡边选择在性爱中迷失,他和很多女孩睡觉,却并不爱她们。
渡边的朋友永泽,也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拥有完美的女友初美,却疯狂在外面睡女人。
绿子爱着渡边,但知道他心里守着直子,所以没有强求和渡边做爱。
渡边不爱玲子,却在直子死后和玲子水乳交融。
直子爱着木月,渡边爱着直子,绿子爱着渡边,那么木月到底爱不爱直子?小说中有点模糊,并未给出具体答案。
性与爱的分离,是青春期少年成长的一个标志。
歌德曾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由于时代背景的缘故,孤独、虚无、孤寂是所有人物的特征,他们的情感需要释放的空间,想要摆脱这种状况。
所以哪怕不爱,他们也在性爱中放逐自我,最后反而越来越感到空虚。
直到渡边去“阿美寮”看望直子后,他开始听从了玲子的建议,不再用不自然的方式磨损自己。
因为玲子说,不要糟蹋自己,如果想要珍惜直子,也要珍惜自己。
直子死后,玲子来到东京看望备受打击的渡边,经过她的开导,渡边最终获得了救赎。
02关于死亡和救赎。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木月之死是一个分界线,渡边发生了巨大的心理变化。
同时,小说里不止木月一个人死去,直子的姐姐,永泽的女友初美,直子,她们纷纷离去,他们并不属于自然死亡的一部分,都选择的是自杀;而绿子的父母恰恰属于相反的一类。
村上说:“所谓成长恰恰是这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来。”
不管是自然死亡还是自我告别,都是生命过程的一段旅途,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
青春,就是一场跟过去的告别,我们没有回头路,周围还会有一个个过客不断地离去,但我们唯有不断向前。
这就是成长。
玲子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给予渡边最忠实的劝告,写信给渡边分享直子的生活,她之所以能够走出“阿美寮”,在于她既身处其中又置身其外,玲子在救赎渡边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
故事启发
人是社会动物,我们身处一段段社会关系中,一味地沉浸于孤独,只能带来伤痛和迷惘。
《天使爱美丽》中,爱美丽是孤独的,所有的人物都是孤独的,但他们的孤独和病态都通过爱美丽的助人为乐发生了改变,生活也多了那么一丝丝色彩。
《挪威的森林》是一篇青春的墓志铭,是一首死亡的安魂曲。
告别过去,告别死亡虽然是悲伤的,但焉知不会有新的人生?
它分享给了我们一个成长的道理,救赎是互相的,人不可单独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要学着走出去。
走出去了,就是未来。
参考资料:《挪威的森林》
作者简介:喵大小姐,喜欢分享读书和观影感悟,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