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永久中立国瑞士
瑞士联邦(简称瑞士)位于欧洲中欧腹地,地理位置奇差,全境为高原和山地覆盖,从战略位置来看基本处于被欧洲强国包饺子的状态,那么瑞士作为7个最早成为永久中立国之一的国家,凭什么能永久中立?
瑞士是一个面积仅4.1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万的弹丸小国,相当于我国一个地级市的规模。不过瑞士虽小,却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始终高居世界前三。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瑞士周围强邻环伺,北边是德国,西边是法国,东边是奥地利,南边是意大利,可以说他就是处在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十字路口。德国的实力不用多说,反正要说吞并瑞士那是绰绰有余的。法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经济是欧洲四强。意大利经济也是欧洲四强,总体实力除了打仗不行别的都比较强大。奥地利现在虽然一般,但历史上的他非常辉煌,奥匈帝国也是以前的欧洲四强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瑞士的处境是多奇妙了。
在世界上,想要成为中立国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历史上宣称自己要成为中立国的国家不止瑞士一个。像距离瑞士不远的卢森堡、挪威、荷兰以及离我们比较近的老挝等,都曾经想要保持中立。然而列强并没有满足他们的心愿,基本上这些国家都被拉下了水,成为某个强国阵营的一员。瑞士的结局和他们不同。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
瑞士是一个多山内陆国,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具体来看,瑞士主要分为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中部地区的高原,还有西北部的汝拉山脉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约米。对于战争来说,一方面兵贵神速,另一方面需要提供战略资源。如果一味进攻瑞士这种高山地区,既浪费时间,又不能得到充沛的物质补给。另外,依靠有利地形,瑞士人很早就建立起了牢固可靠的防御工事,一旦外敌入侵,就能发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所以占领此地区消耗的成本太高,有些得不偿失。
二、瑞士被列为中立国,其实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年,欧洲列强在打赢拿破仑战争的同时,顺带签订了承认瑞士永久中立的巴黎条约,自此,国际上正式承认了瑞士永久中立的地位。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瑞士地理位置重要,不管哪个大国占领这里,对其他国家都会产生威胁,而且占领这里的国家和周边国家肯定也会冲突不断。相反,如果让瑞士存在,可以作为缓冲区,减少各国之间的直接冲突,反而是各国都最能接受的一种结果。根据国际人道法,永久中立国必须在贸易方面对所有参战国一视同仁。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了中立。当然,仅仅靠着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就能抵抗二战是德军的钢铁洪流吗?答案显然是不能。当年希特勒没有选择侵占瑞士,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毕竟即便是在乱世,德国的金钱也必须得有个地方存放才行。希特勒十分清楚仗总有一天会打完,到了那个时候,金钱才是最重要的硬通货,所以必须要提前留好后路。
事实上,二战时的瑞士和德国经济上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期间也没少干坏事!瑞士当时是德军销赃和倒换外汇的集中点,瑞士还为德国提供各类战需物资和金融支持。如果德国入侵瑞士,会割断这种联系,造成高昂的战争成本。二战期间瑞士生产的军火90%都运往了德国和意大利,两国贸易超过70%的部分是通过在瑞士进行的。对于苏美联盟,瑞士则是默许他们在瑞士首都伯尔尼设立新闻中心。到了在战争后期,瑞士也为美苏联盟提供了大量的军火,支持美苏军队在德国境内的后勤。当时几乎全世界所有的金融贸易都会有瑞士经手,这给瑞士带来了大量的资金。瑞士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战后的瑞士银行多了很多户主永远不会来取钱的账户。
三、虽然国际公约已经承认了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但是瑞士仍然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制度。
瑞士采取的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军队政策。瑞士军事上国家武装部队介于民兵和正规军之间,只有部分职业军人,约占总服役人数的5%,瑞士规定,所有的瑞士男性在19到4岁都必须服兵役,定期接受军事训练。目前瑞士现役兵力约为4.25万人,但是一旦发生战事48小时就可动员兵力达5.1万人。可见瑞士全民皆兵的政策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瑞士延续着自己中立国的身份,逐渐成为重要国际事务的集中办理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瑞士银行独一无二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据统计瑞士银行约有全球1/4的私人存款,瑞士中立国的地位自然也就更加稳固了,毕竟有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如今的瑞士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世界五百强企业多达1家,很多国际组织都将总部设在瑞士,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奥委会等。因此有人将瑞士比作“世界首都”,可以说是十分贴切的。
总之,瑞士能成为世界公认的永久中立国,既有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等外部因素,也有地势复杂、全民皆兵等自身因素。如今要想再复制瑞士模式,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中立国,恐怕已经是更加难了,那么你觉得还有哪些国家拥有成为下一个瑞士的潜质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