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相约昆明习主席发出春城之约
↑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倡议各国坚持生态文明、坚持多边主义、保持绿色发展、增强责任心,
强调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00:15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建议:
一是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是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
三是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要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四是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
↑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习近平强调,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采取有力政策行动。过去10年,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习近平最后强调,中国将于明年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
(年9月30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主席先生,
各位同事:
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将于明年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
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建议:
第一,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二,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得到各方广泛支持和参与。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我们要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规则尊严和权威,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
第三,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全面冲击,我们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发布的《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各国发展指明了方向,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基础,也是目标和手段。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第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惠益分享,照顾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我们要切实践行承诺,抓好目标落实,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主席先生!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明年昆明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昆明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步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高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过去10年,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主席先生!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全球环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续坚韧努力。我欢迎大家明年聚首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期待各方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行动框架。让我们从这次峰会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云南
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
这里有
雄壮奇险的高原雪峰
这里有
孕育生命的热带雨林
这里有
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
这里的
生物多样性
超乎你的想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并明确要求云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
这既是对云南生态环境的高度赞美,更是对云南干部群众的激励鞭策。为守护好大自然给予云南的这份馈赠,云南举全省之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随着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和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年,云南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
◎年,在墨西哥坎昆举办的COP13期间,中国代表团介绍了景东县经验,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与会各国的高度认可。
◎年,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中明确肯定“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年底,生态环境部组织对北京、海口、昆明、成都4个办会备选城市进行了考察调研。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向国家争取大会在昆明举办。综合考虑这几个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和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年2月13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确定COP15大会的举办地为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地点为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COP15的主题
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OP15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地球生物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公约之一。
◎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但逢十年的大会尤其重要,COP15大会将确定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展望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愿景,国际社会对COP15大会的召开充满了期待,都希望能通过一个既有雄心而又有效的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成果。
◎COP15在中国举办,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认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能为世界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COP15将是《公约》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可概括为5个特点:主题鲜明、影响深远、规模大、级别高、会期长。COP15大会包括正式会议、边会和展览三个部分——
正式会议又包括高级别会议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和遗传资源议定书3个缔约方会议,此外还有生态文明论坛、自然与文化多样性峰会、城市峰会等8个平行会议;边会有-场;展览-个,包括《公约》秘书处相关展览、中国展和云南特色展。届时,将有个缔约方、联合国有关机构、相关国际组织等官员参会,预计达万人。级别高,国家领导人、部长以上高级别官员将莅临会议,预计上百人。
让绿水青山永续,让美丽持续绽放美丽。COP15落址云南,不仅是国际对云南生多样性保护的认可,更是云南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借这个盛会,将会有更多的人认识云南、了解云南、走进云南,将会有更多的人亲眼见证云南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见证云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作为,见证生物多样性给云南人民带来的幸福感。
那么,云南又有哪些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又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做了哪些探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
◆天赋卓越◆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公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翻开地图,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珠江、红河、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纵贯云南全省,高原湖泊星罗棋布。
向东,云南地处长江、珠江等国内主要河流上游或者源头,云岭大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助于下游地区安全;向南,云南又处于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红河、独龙江—伊洛瓦底江等重要国际河流的上游。
此外,在南北间距不过公里的土地上,云南还有着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气候类型,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呈现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类型。
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省现有生态系统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类型,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等美誉。
云南生物多样性特点突出:
丰富性。云南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的4.1%,但各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合发布的《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版)》,云南现记录有大型真菌、地衣、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种。其中,大型真菌种,占全国的56.9%;地衣种,占全国的60.4%;高等植物种,占全国的50.2%,包括苔藓种,蕨类种,裸子植物种,被子植物种;脊椎动物种,占全国的52.1%,包括鱼类种,两栖类种,爬行类种,鸟类种,哺乳类种。
特有性。云南是世界很多物种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具有显著的特有现象,一些植被类型和众多生物物种只分布于云南,是我国特有物种分布最多的地区。云南拥有特有植物种、特有动物种,我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的动物就有多种。
脆弱性。云南生物物种数量多,但分布地域狭窄,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特化程度高,适应性差,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云南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种、野生动物种,同比分别占国家的41.0%和57.1%,全省已有种动植物被列入极小种群物种,列入《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版)》极危种、濒危种。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云南26个世居民族形成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这些文化和传统源于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地促进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惜绿如金◆
为守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云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立足实际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介绍,云南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尤其是自年我省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已经建立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共处,总面积.7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94个,面积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6.7%;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17个,总面积13.2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6%。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以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等的国际保护地有11处。
除各类保护地以外,全省共有生态公益林面积12.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2.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1.8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90%。全省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等森林生态系统指标大幅提高。从2年至年,全省森林面积从万公顷增加到万公顷,森林蓄积从13.99亿立方米增加到19.73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均居全国第二;至年,森林覆盖率增长到62.4%。
湿地保护方面,年,全省湿地面积61.44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40.53万公顷;与年相比,湿地面积增加5.09万公顷,增加率为9.0%。认定并公布省级重要湿地31处,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分类分级保护体系,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53.0%,增加16.9%。
《白皮书》还显示,云南退化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全省自0年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4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70.70万公顷、封山育林14.70万公顷。年至年,全省共治理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7平方公里。
多年来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
成就斐然
走在了全国前列
成绩的背后
离不开这些努力
↓↓↓
◎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
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了“一湖一条例”,丽江拉市海、昭通大山包等9个保护区实现了“一区一法”。
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实施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建立了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建设了云南自然保护区、云南植物标本等一批数据库。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开展了生态系统观测及30多个物种的专项监测调查。
率先开展首个省级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普洱市景东县在中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试点。
◎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
构建了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其他保护地为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落实国家和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严格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管。
◎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
云茶、云药、云花、云菌、云果等生物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是全国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基地,花卉、咖啡、坚果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亚洲象、白眉长臂猿等成为生态旅游名片,保山百花岭村赢得了“中国社区共管第一村”“中国森林观鸟第一村”“中国自然教育第一村”等美誉。
贡山县独龙江乡通过开展草果、重楼、羊肚菌等云药、云菌林下特色种植和独龙牛畜禽资源特色养殖,带动“直过民族”——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
◎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
开展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及其“回头看”,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以及“候鸟行动”“天网行动”“绿剑行动”“南方二号行动”“天保行动”“猎鹰行动”“春雷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及问题核查整改。
◎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建立了与英国、荷兰、挪威、瑞典、西班牙、德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区域政府间对话交流机制,签署了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保护理念、管理模式、技术和资金;
在“一带一路”等框架下,积极参与东盟、南盟、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合作,促进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目前
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取得了这些成效
↓↓↓
◎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
退化生态系统得到修复,石漠化、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多年的努力使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物种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个,初步形成了由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动物繁育中心等构成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全省85%的重要物种得以保护。
◎遗传资源保护卓有成效
建立了包括自然保护区、原生境保护小区、保种场、种质资源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圃)、基因库等在内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种质资源评价、驯化进展顺利,成功驯化天麻、灯盏花、铁皮石斛、龙血树、红豆杉等20余个药用植物品种,引种了以南药为代表的多种药用植物。
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云南潜力和优势无限
云南将以COP15为契机,进一步面向全世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行,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社会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让全世界共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福祉。
让我们期待
中国云南
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舞台的
精彩表现!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云报客户端
编辑:沙兰梅
审核:周晓雪
终审:钱红兵
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zscc
sina.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