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博士廖寄乔发家史35岁归国创业,50
01
廖寄乔,年4月出生在湖南省益阳,益阳位于洞庭湖南岸,是中国黑茶之乡。廖寄乔从小学习认真,勤于思考,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廖寄乔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年4月,中南工业大学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大学。他在大学一呆就是十年,四年本科、再加上三年硕士和三年博士。
博士毕业后,廖寄乔因为成绩突出,专业水平高被留校任教,在学校粉末冶金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于是,他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沉浸在自己的新材料研究活动中。
年,廖寄乔还被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聘为总质量师,这让他把实验室研究所得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没过多久,廖寄乔凭借在粉末冶金研究院的优异表现,被学校以交流学者身份派往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学者。
在英国学习期间,廖寄乔如饥似渴地了解碳基复合材料的前沿信息,对照自己的专业,他在尝试把碳复合材料量产的可能途径。
廖寄乔在访问学者交流即将到期之际,有家新材料公司高薪聘请他前往就业,就在大家都以为廖寄乔这出国肯定一去不返的时候,廖寄乔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
年,廖寄乔婉拒了国外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创业,他决心实现碳/碳复合材料的市场化。
02
年6月,廖寄乔回到老家湖南益阳,在益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了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专门研发先进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产品。主要产品就是光伏和半导体领域晶硅制造热场系统系列产品。
万事开头难!创业伊始,廖寄乔一边高薪延揽来自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高端人才;而另一边,廖寄乔和很多高管的月薪只有元左右,节衣缩食搞创业。
当时,公司刚成立,只有十几个人,员工都是身兼数职。而且,碳/碳复合材料当时对于市场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廖寄乔需要一点一点开拓市场。
据说,廖寄乔带着团队,开车拉着样品四处拜访客户,公司新买的商务车一年下来竟然跑了将近30万公里,他几乎跑遍了国内大型太阳能企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期市场调研基础上,金博股份推出的主营产品占用率占据全国第一。
年,全国掀起新一轮“节能减排”风暴,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迎来高峰。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爆发式发展,金博股份也迎来强势增长。
随着公司的发展,廖寄乔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谁说书生难创业呢?只要是有本事的书生,创业也是可以成功的。
03
年,廖寄乔荣获第五届“湖南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这一年,它刚好39岁。眼前的一点小成绩并没有让他停下奋斗的脚步。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产品在晶硅制造热场系统得到推广和应用,逐步对高纯等静压石墨产品进行进口替代及升级换代,整体技术及产业化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从年到年,廖寄乔的金博股份的年营收分别为1.42亿、1.8亿和2.4亿元,年增长率大约为30%。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科能源等知名企业均是公司主要客户,产品还销往日本、挪威、韩国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年5月18日,50岁的廖寄乔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历经15年的艰苦创业后,金博股份终于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在资本的加持下,公司的发展得更快了。根据金博股份最新财报获悉,金博股份年实现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25%,每股收益6.26元,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与此同时,廖寄乔的个人财富也随之水涨船高,年底,他以46亿元人民币的财富强势登上胡润百富榜。
有人为他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谦虚地说,哪来什么秘诀,就是“秉持初心,持续为客户提升价值”罢了;就是坚持“去做你想做的事、帮助想帮助的人和行业”的信念而已。
朋友,你们对益阳博士廖寄乔的创富人生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