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甘肃省博物
作者:李波张笑昆王麟梁陈
来源:《冰雪运动》期刊年05期
摘要:
冰雪运动文化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历史性、民俗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完善、积累、更新,适应时代的更替,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对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承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冰雪民俗文化、竞技冰雪文化和大众冰雪文化。同时对于冰雪文化的特点也进行了总结概括,既需融合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但也要保持本身所特有的民族本色。
冰雪运动在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就已经出现,并作为生活必须的技能而存在,最早在阿勒泰地区发现的岩画也已经对此加以证实。冰雪运动是北方居民利用自然环境、战胜自然环境所形成的体育运动,在自然条件下,在不断的发展与积累中,形成了一定的冰雪运动文化。它的表现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的兴亡而变化,各有不同,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演变。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滑雪运动源自西方,是一种西方的贵族运动,后来被传入中国。只因为滑雪运动在外国的发展要比我国普及的好,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我国的历史学家经过考证,最好的证明是在敦德布拉克发现的岩画,记载了滑雪运动最早的雏形。同时,在年,外国历史学家经过考证,同时发表了《阿勒泰宣言》,证明了阿勒泰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发源地。虽然认定了滑雪运动起源于阿勒泰地区,但真正使其发展、壮大并流行起来的还是北欧诸国,他们将滑雪运动大规模大面积地开展,挑战人类的极限,吸引着更多冰雪爱好者的参与,并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袭至今。冰雪文化在我国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冬季体育项目,它与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居民的活习惯、生产方式、娱乐方式息息相关,形成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以冰雪为载体,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表现出来,受到民众喜爱的、可操作性强的、易于普及的项目逐渐保留下来,并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一直流传到今;在流传过程中,也有一些项目“水土不服”,被自然所淘汰。
一、早期冰雪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1、生存的需要
滑雪发展初期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是人类为了适应寒冷多雪的自然环境而必须掌握的技能。古代人们的生产条件还很落后,冬季大雪,人们出行很不方便,车辆无法通行,马和骆驼等大牲畜也很难行进,获取食物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困住人类的生存技能,原住民们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利用本地现有的动物皮毛,发明了毛雪板,可以在雪地上奔走如飞,成为冬季狩猎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使得人们能在原始森林、江河冰川上自由驰骋,追寻猎物。滑雪运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慢慢形成了最早的滑雪项目“越野滑雪”。如今,在阿勒泰地区依然保留着这种古老的制板工艺,并作为本地区的特色项目每年进行比赛,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参加,同时也吸引了游客驻足观赏。
2、交通出行
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许多民族部落,古代的北方民族在冬季狩猎时,由于天然气候条件恶劣,一年中约有半年是大雪覆盖,很多雪深处可没人马,因此雪后交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冰天雪地,行走都困难,就更别说狩猎了,交通工具的局限,给人们的出行增加了困难。但聪明的猎人将毛皮绑在长长的木板上,通过加大与雪的接触面积来实现行动的便捷,发明了类似于雪板、雪橇、雪车的交通工具。不仅可以单独出行,还可以载物出行,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冬季出行,成为人们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同时,人们还利用皮毛的方向性,来控制上坡下坡的速度。滑雪板由此诞生,北方几乎人人都会滑雪,这已是一项人们生存的技能。《隋书北狄传》有记载:“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描述了室韦这一地区人们冬季的生活、出行的景象,其中的“骑木而行”描述的就是脚踏滑雪板出行的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慢慢这些交通工具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昔日的传统狩猎、出行工具演变成当今的体育运动装备,成为人们娱乐健身的工具。
古代冰鞋上部为木制,两侧各钉两根白皮绳,系鞋带,起固定作用。鞋底中间挖槽置钢质冰刀,冰刀与鞋底铆接牢固。图源甘肃日报
3、战争的需要
兵贵神速表示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在古代的战争中,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步行是最基本的行军方式。但是在冬季雪地上行走,那就很困难了,要想速度快,那就更困难,而决定胜败的因素一个是士兵的数量与后援供给,一个是行军的速度。滑雪无疑是给冬季作战的军队增添了一双翅膀,提升了行军的速度,争取了作战时间,利于抢得先机。现代战争中,依然用到滑雪:纳粹德国在挪威的泰勒马克郡有一生产重水反应堆,盟军前后想方设法对其进行轰炸,但未成功。后来英国军情处先后训练了10位挪威特战队员,利用雪板和雪橇在山区进行侦查,穿过森林,渡冰河,攀冰川,最终对该设施予以了重创。这一行动也成为特种作战的经典案例,各国军队都逐渐意识到部队军人掌握滑雪技能非常重要。
二、冰雪运动演变与冰雪文化的形成
1、冰雪民俗文化
冰雪民俗文化是冰雪风俗、冰雪风情、生活文化的总和,受气候、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天寒地冻,原住居民经过长期的探究和摸索,合理利用冰雪环境与冰雪天气融合,改变生活、生产方式,创立了新的民生民俗习惯。不同的民俗冰雪活动,代表着不同民族的特点,在民间,比较通俗的、大众化的冰雪运动有抽冰尜儿、冰爬犁、狗拉雪撬等。而各地域、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冰雪活动,如:哈尔滨冰雪节、长春的冰雕、雪雕、查干湖冬季捕鱼、内蒙古的冰雪那达慕大会等,具有民族特色,同时还具有冰雪特征,是北方民族所特有的冬季运动。各个民族之间还各有区别,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冰雪民俗文化,并具有民族代表性。
冰雪运动长期以来在北方民间活动较多,在北方寒冷地区民族聚集区域,人们通过各种冰雪活动来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以达到娱乐、健身、竞技的目的。民间冰雪热随着年冬奥会筹办过程的推进逐渐释放出巨大能量,为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和可持续发展再添“一把火”,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