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累,无人可说,无人可懂
什么是晚熟?
这是相对早熟而言的,想必我们都见过那种早熟的人(主要指思想),他们心理成熟早,少年老成,有的更比成年人还聪明能干。
小时候大家对这样的人又讨厌又羡慕,因为父母老拿他们来比较,说别人家的谁谁又聪明又稳当,像个小大人,而自己就是那个没出息的笨小孩。
后来发现,这个社会好像更欢迎早熟的人,他们在情场、职场和商场混得如鱼得水,而自己依然是笨笨的,就是学不会他们这套。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明明内心已经崩溃的,有如钝刀割肉的苦,却偏偏还要笑脸相迎。
只能在某个漆黑的夜,夜深人静的时侯,才敢大哭一场。
小时侯,我们受了委屈后,总会扑在妈妈的怀抱里大哭,也只有妈妈疼我们。
长大后,我们总是把委屈的眼泪,自己默默的咽下。然后,还要强颜欢笑,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成年后,默然回首发现有一种累,无人可以说,也没人可以懂。它就是心累。
《晚熟的人》有种累,无人可说,无人可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选择把许多话都放在心里,不是不想说,而是有些话哪怕说出口,能懂的人也寥寥无几。有种累,无人可说,无人可懂。
这个世界上,有些累,只有自己懂。无论你怎么去描述自己的感受,别人理解的都是表面,有的人觉得你不够坚强,有的人觉得你太过矫情,有的人甚至还要在你的伤口撒盐。
他没走过你走过的那些曲折,所以他不懂你为何会委屈;他没有像你一样思念过一个人,所以他不懂你为何要一直不停地发消息;他也没有经历过孤立无援的时刻,所以他不懂你为何想要一个坚实的依靠,又为何如此期盼一个温暖的拥抱。
你有没有觉得生活有时挺累的?因为工作,因为感情,还有些累,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你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你想被人懂,却又不舍得让人担心。
许多人看似坚强的外表之下,都藏着一颗脆弱的心。在你的心里,一定也有很多别人感受不到的委屈吧。你不能跟家人讲,不能跟爱人讲,也不能跟朋友讲,因为在他们心里,你是支柱,是依靠,你倒下了,他们也会崩溃的。
你,一定很累吧。希望你想哭的时候哭,想笑的时候就笑,适当释放情绪,适当放松心情。
就如《挪威的森林》里说的:“所谓成长恰恰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去。”
我们吃过的苦,都会夹杂着泪水和经验,成为自己最坚固的铠甲。
愿你无人可期时,也能从容走过风雨,迎来雨后彩虹。
生活的苦,只能自己扛尘世间从来就没有“感同身受”的事情,有的不过是,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无奈,谁又能真正理解懂得谁的经历呢?我们不过是尘世间孤寂的旅行者而已。
小时候盼望着快些长大,长大了就会有好日子过,就可以自己做主,为自己的生活打拼了。
然而,真正长大后,才懂得父母的艰辛,也才明白为啥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因为内心单纯,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缠绕。
曾经以为是最强的依靠,随着岁月的流逝,才发现生活的真相:没钱,没本事,连最亲的父母,都会对你说句”活该,这是你的命“。
曾经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也会因为生活的苦,渐行渐远。曾经无话不说的好友,在岁月的光阴里,因彼此间的层次,也拉开了距离。
当尘世间的苦都经历过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才是自己永远的依靠。
身体的创伤经过一夜的睡眠,很快就会愈合;而内心的苦和累,是不能言说的,也无人能懂得。
余生的日子里,已经退休了,每月虽然有不多的退休金,可生活的负担太重,上有老人需赡养,下有子女期盼你的帮扶。
自己的身体在岁月的打拼里也是日渐衰老,再坚强的我们,也会有无人可诉的伤。既然无人能懂,只有选择坚强地接受,用自己的坚强走完余生的路。
面对日渐老去的父母,我们唯有选择接受。《增广贤文》里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走到了余生的日子里,我们也已经是日渐老去的人了,再面对家里的父母,我们有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家里老人身体能够自理,老人明事理,懂自知。而不是那些“倚老卖老,以老撒泼”的老人。
若家里有这样的老人,不是子女的福气,更不是家庭里的“宝”。
前几天,在社区里遇到以前的同事李姐。一脸沧桑疲惫的李姐,拉着我的我跟我诉说了半天家里的境况。
李姐的母亲自老家来到她这里居住后,他们家就没有安宁过。李姐的母亲自起就看不上李姐的老伴,李姐为了让母亲一个居住得舒服些,单独给她租了一套小面积的房子。
可李姐的母亲却说是李姐老伴的主意,就是不愿意让李姐的母亲在她家居住。整天跟李姐耳边说李姐老伴的各种不是,说到最后,就说李姐活该,谁让李姐当年选择这个老伴的。
李姐老伴去年因脑出血身体不好了,也提前内退了,日子本来过得就艰难,再加上李姐的独生女儿在上大学的时候,因感情得了抑郁症,也在家里居住。
李姐为了让女儿和老伴都能够过得安宁些,才选择给母亲单独租房居住,只因我们这里的暖气比乡下要好很多。
可面对如此作天作地的母亲,李姐的眼泪流了下来。以前,在我的心里,李姐是个很飒的女人,工作雷厉风行,家里的事情做得手到擒来。原来谁都有一把辛酸泪。
我们都是年过50岁的女人了,身体正在处于更年期的状态,家里老伴女儿让李姐伤神,再加上这样的母亲,李姐说自己想死的心都有。
人性的自私,有时我们自以为好的朋友,你跟她诉苦后,她会觉得是你的矫情,也有人会说你是自找的,更有人会在你的伤口上撒盐,还要落进下石的到处说你的不是。
别人没有经历过的痛苦,不懂也理解不了你的苦累,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面对生活里的各种琐碎,不必逢人诉说,只需默默的咬牙坚强地扛过去就好。
面对家里老人的无理要求和言语的羞辱斥责,我们也不必太在意,默默地坚强付出自己认为该付出的就好。
我们只管善良着我们的良心,剩下的事情,自有老天爷看着呢!
面对独生子女的无理要求,我们只需善待自己就好。前几天,私信里有友友询问,面对不孝顺的独生儿子,自己要不要帮扶带娃的事情。
我们做老人的,面对子女的不孝,很多的时候只有心寒,很少会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也是人性里的“趋利避害”的真实想法,人遇到事情的时候,向外推卸得多,向内寻求答案的少。
56岁的赵姐退休多年,还在打工,只为了帮扶儿子早日能够还清房贷。最初的时候,儿子回来一句“别人家的父母为啥能够全款给还在买房,你们咋回事呢?我结婚你们只能出首付的呢?”
每个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但自己的人生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面对这样的子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善待好自己,在能力范围内帮扶子女,超出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身难保的时候,我们要选择自己。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父母必须给予他们的。
我们这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注定我们的晚年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子女自身很艰难,我们不可能再给他们雪上加霜。
子女孝顺是我们的福气,子女不孝也是无奈。所以,面对子女的无理要求,我们选择善待自己。
赵朴初曾说过: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
不论什么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不要为了子女把自己的老窝买了,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都奉献了。
要给自己留下遮风挡雨的地方,要给自己留下些救命的钱。因为遇到孝顺的子女,你什么也没有,他们也会孝敬你;遇到不孝顺的子女,即使你把自己卖了都奉献给他们,他们还是会嫌弃你给得少。
尘世间没有谁比谁过得容易,人生苦短,我们要在无人可说,无人可懂的境遇里,学会拥抱自己,用自己的坚强承受一切苦累。
村上春树说:“所谓成长恰恰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去。”
面对生活里的苦累,我们要学会夹杂着泪水和坚强,最终修炼成我们的铠甲,在无人可说,无人可懂的时期,坚强地走过风雨,优雅地迎接余生的彩虹。
生命珍贵,生活虽苦,我们也要默默地扛下来;面对老人和子女的各种不顺,我们要做的就是善待自己,好好地爱自己,才能够有能力再爱他们。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晚熟的人》秉承莫言小说的一贯风格,这部小说集依然是讲述高密故乡的人和事,却是旧貌换新颜。这部小说集共收集了12篇小说,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
莫言的这部蕴积了近十年的新作《晚熟的人》,保持了莫言的幽默风格,但在他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写实。
我认真读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还有很大的问题。有一些人际交往上的问题,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至于晚熟,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有时候是一种幸运。
莫言也通过《晚熟的人》告诉大多数普通人:人这一辈子就算经历各种质疑又如何?只要坚持自己的初心走下去,那就没有白来世上走一遭!所以,这部《晚熟的人》强烈推荐给每个人!
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到了一定年纪的中年人,如果你刚好喜欢莫言的作品,那这部《晚熟的人》真的值得你一看,争做一个晚熟的人,让自己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莫言先生“8年磨一剑”的大作,也希望有你的支持。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道TT晚熟的人+生死疲劳莫言作品诺贝尔获奖者小店¥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