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在成都马拉松开跑前,聊聊跑步那些事
成都马拉松将在明(20)日开跑,疫情期间,办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容易,每个跑者都很珍视。
年的成都马拉松图/王勤
一位长跑爱好者告诉我,夸父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越野跑名人。
这个喜欢探险的巨人,某天想看看太阳是什么样子,于是就迈开长腿跟着太阳跑了出去,一直追向太阳落下的地方。烈日烤得夸父口干舌燥,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都不解渴。最后他轰然倒下,手杖化为一片桃林。
图据图虫创意
夸父逐日只是传说而已,但编撰这个传说的人,一定看到过真实的“飞毛腿”,才能以此为原型来夸张。可惜夸父之后,就很少有关于跑步的故事了,至元代才昙花一现地有过“贵由赤”长跑比赛。比赛由皇帝忽必烈发起,每年一次在皇家驿道上举行,全长约90公里,是现代马拉松的两倍,于凌晨三点开始。皇帝将亲自颁发给冠军一块银锭作为奖励。
跑步,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中国人却甚少书写,或许是因为农耕社会不大需要这项技能吧。但跑步确是所有人类的天性,每个人的染色体里都有跑步的种子。就算你不跑步,目前也不喜欢跑步,但挪威作家托尔·戈塔斯所著的《跑步大历史》中有关跑步的故事和传奇,定将激起你内心最原始的共鸣。
《跑步大历史》图书封面
一
许多人都知道马拉松起源于希腊,但较少为人们所知的是,全世界最早举办“超级马拉松赛”的地方却是在中国。马拉松赛的规定距离是42.公里,比这更长的比赛便属于“超级马拉松”。只是在当时,中国的长跑更多是与“军事”联系在一起。
在元朝,贵赤卫是皇帝的禁卫军,贵赤卫每年会在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举行“贵由赤赛跑”。贵由赤,在蒙语中意思就是“跑得快的人”。据史料记载,这一场超级马拉松,全程约90公里,古代跑手跑完全程,需要耗费大约6个小时。
之所以会举办这样的赛跑,是因为在古代战场上,士兵是否具有足够的体力与冲刺能力十分重要——一名优秀的士兵,必定是既有速度又有耐力的跑者。所以,当时的士兵训练时,会给自己的脚上绑上沙袋,通过负重来锻炼自己的腿部力量,以求到了战场上能够身轻如燕、健步如飞。
明代平番得胜图(局部)国家博物馆馆藏
其他朝代也是如此,“跑步”是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一项重要的军事能力。在春秋时期,孙武会特意要求士兵们必须全副武装地跑上百里,才能回营地休息。孙武曾挑选三千精兵强将,组建一支精锐部队,以便于随时应战,在这支队伍的挑选过程中,跑步便是一项重要技能。可以想象,在当时,数万名年轻壮士斗志昂扬地一起跑步,场面是何等壮观!
更为夸张的是,传闻北魏名将杨大眼在将官选拔中遭到拒绝后,提出了进行跑步测试。他将三丈长绳系在发髻上,疾驰如飞,绳子在身后随风飘舞,直如箭矢,连奔驰的快马都追不上他,最终,杨大眼也因为突出的跑步能力,被任命为先遣部队的指挥官。
二
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是在年的美国波士顿。但是,在那个时候,许多人并不了解马拉松,甚至认为只有古怪的人才会参加这样一场持续几个小时的运动。在那场波士顿的比赛中,只有15位跑者参加。
一直到年代初,城市马拉松都并没有引起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