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欧注定不能和平分手,更惨烈的互撕才
据英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31日23时,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早上7点钟,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向47年的盟友们说了再见,也为历时3年多的“脱欧”历程划上句号。虽然“脱欧”历程历经争吵和坎坷,但在“脱欧”的最后时刻,英欧双方在明面上还是上演了不少依依惜别的“苦情戏”,比如1月29日,欧洲议会在批准“脱欧”协议的投票结束后,在场议员手拉手唱起《友谊地久天长》送别英国人,场面一度颇为感人。
但这并不代表着英国和欧盟算是“和平分手”,相反,“友谊地久天长”的口号背后,未来欧盟对英国这个近在咫尺的“叛徒”的感觉,恐怕更多是如芒在背。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政治上完成“脱欧”后,英欧未来在经济上究竟该怎么相处,还是一个需要谈判的问题。据英媒报道,双方或将于2月25日展开谈判,为了让经贸谈判顺利进行,英欧之间商定了一个经济上的“过渡期”,英吉利海峡两岸的民众可能也不会立刻体会到英国“脱欧”带来的变化。在今年12月31日过渡期结束前,英国仍要遵守大部分欧盟法律;英欧货物可自由流通;双方公民可选择在英国或欧盟生活和工作,旅行时也能使用专用通道通关。
但问题是,这个过渡期被认为实在太短了,英国和欧盟围绕脱欧协议的政治角力,几乎持续了3年,但同样甚至更加重要的经贸谈判却只留了11个月。这点时间真的够用吗?
当然,欧盟如果真心想跟英国“好聚好散”,在短时间内“速成”一个协议也并非不可以,因为早前英国就有动议提出,英欧之间可以模仿欧盟和挪威或瑞士之间的自贸协定。但这种动议遭到了欧盟代表的严词拒绝,欧盟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甚至曾明确表示:“挪威和瑞士的模式都不适用于英国。”
表面上看,这样说法似乎不近人情,人家英国好歹跟着欧盟掺和了半个世纪,怎么最终待遇还不如挪威、瑞士这些“外人”呢?但欧盟这样的“绝情”有其自身的考量——在欧盟的外扩计划中,挪威和瑞士都是欧盟未来想要发展的“潜在盟友”,本着给点甜头鱼儿才能上钩的心态,欧盟与这些国家签订贸易协定时是给予了后者极大优惠的,而面对英国这样的一个经济体量巨大又叛逃出欧盟并发誓永不再回归的“叛徒”,欧盟的优惠给不起更不愿给。这才是巴尼耶的弦外之音。
事实上,在英欧分手之后,欧盟之所以不愿看着英国过好日子,原因恰在于分手后欧盟自身的日子也不好过。欧洲经济和财政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英国“脱欧”后,欧盟每年将增加亿欧元左右的资金缺口,为此,欧盟要么压缩预算,要么增加缴费,而这两种模式都可能激发现有成员国效仿英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对欧盟来说,最有效的措施或许是“杀鸡儆猴”,让成员国看到英国为“脱欧”所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获利,借以“稳定军心”,巩固内部团结。从这个角度说,英欧之间更惨烈的“互撕”,从二者今天正式“分手”起才真正拉开了帷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