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行走见闻思考之四

启程去丹麦之前,办公室组织的欧洲体育文化之旅已打道回府顺利完成。除了众多精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各种艺术馆博物馆城堡教堂文化遗址现代科技城市建筑乡村风光也是重要内容。于是闲着没事时候,我就看这些孩子们拍的图片,涉及到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美不胜收。而他们所书写的文字,除了自己真实的情感流露之外,对于这些人文风光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了解的很少、体悟的也很少。不能不说是遗憾。一个主要是他们年轻,太小只顾着玩,另一个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现在的孩子都不读书,即使读也是与成绩或成功相关的极为实用类的。记得徐乐民先生讲欧洲文化史时候说,当前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驱动下国内学界都在学美国研究美国,但美国的先进只是表象,它的文化根脉其实在欧洲,欧洲历史文化才是当下学界应该放置的重心所在。他的这一观点和我阅读的经历,也一直促使着自己找寻机会去接近欧洲。

飞机俯冲出云层降低高度时候我贴窗下望,只见万顷碧波中有白色风车延延,那海水的颜色哦,岂止一个美字了得!跟着机长的提示我把表调到早上7点钟,10多小时的疲惫已经被兴奋快乐的心情取代。出来过海关时候,我一身的装束和邀请函让那个海关老头以为我是羽毛球选手,可能中国的羽毛球太厉害了。愉快地聊了几句扣章后去取行李。哥本哈根机场并没有指示牌说明该航班的行李在哪一个台面取,所以我盯着一个台面看了很长时间不见自己的行李,都想着去咨询了;后来朝前走了一下瞥见第三个台面上停着我的拖箱,内心直抱怨浪费了时间。或许人家用丹麦语写了只是我看不懂。后来坐车转车到学校注册再骑车去住所,看到街衢所有的指示牌和语言大多都是丹麦语——wokanbudong.呵呵。就想到了一个词:文化自主性。

丹麦很小,所以丹麦语使用者很少,尽管和瑞典挪威在语言上极为相近(同属scandinavia),但还是有稍微差别。即使如此弱势的语言,却显示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心——我就是不用你英语和法语,我就是丹麦语,你读不懂事你自己的事,你感觉不方便就去学丹麦语,你不喜欢可以走人......所以英语只能在机场和火车站的指示牌和购票机上自己选择才能看到,纯英文的指示说明很少见。可是,在各个旅游景点,会有一些英文的说明,譬如我去圣班教堂时候,人家都有中文的说明。丹麦绝大多数人英语特别好(和英国隔海相望),可人家就是说丹麦语,只在沟通交流必要时候才说英文。这种文化底气,我想来源于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如果穷得叮当响,巴不得全部外文让人家方便投资(譬如那个中山小榄镇,路牌上有韩文和日文)。

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之一,最宜居的城市,享誉世界的艺术和设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坚持自己的语言应该是其文化政策的内容之一。我在想,如果他们都用英文和丹麦文标志各种指示牌和信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恐怕整个丹麦倾向于说英文了,而丹麦语会被逐渐冷落并渐趋衰落的。这样的政策同样见于瑞典,各种可以看见的信息都是瑞典文,但是如果你问别人,他们都会很热情很流利的英文给你指路。全球化的当下,受众群体小的语言的生存空间都受到了强势语言如英语的挤压。在中国也一样,交流频繁了,粤语的应用也会被普通话取代,这是大势所趋。语言是族群的文化根源,如果语言式微受众锐减那么文化也就呈现断层的危机。北欧国家推行双语可能将近年了,但是母语依然是主要语言,这应得益于北欧人具有极强的文化自觉意识,能够去维护本民族语言的主体性。而且,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公民福利的提高,也给予其强大的文化自信心。

本来计划去斯德哥尔摩,看看诺贝尔的故居,想去一个岛(就是安徒生的故居),都没去成,主要因为预算极其紧张的缘故,穷游一点也不错。另一方面是,我不喜欢上车睡觉下车上厕所景点拍照旅馆洗澡睡觉那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旅游,这也是为什么很不喜欢旅行团的缘故。在我喜欢的地方,我愿意多带一些时间,在用眼睛记录下看到的东西,用心捕捉历史上的痕迹并试图去走进它们,闭上眼睛在虚拟的世界里感受它的精神实质并与作者对话。所以,我基本上在瑞典南部和哥本哈根城区转悠;而德意志汉堡,仅仅是大半天的行走,感受可能存在的差异。就整个scandinavia区而言,景色风光和人文生态差不到那里去。总体来讲,生活区、大学、城堡、教堂、墓地、公园和交通枢纽是我最频繁光顾的地方,在我的视野中,这些区域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文化。

在中国行走城市习惯了,对于同质化的城市建筑已经司空见惯,所以不喜欢去走访城市。去年造访米国的时候,所见到实际与之前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截然不同。Minniaplis仅有城中心有10多座超过30层高的摩天大厦,一般的建筑多在10层左右,大多数房子是5

层左右,郊区多是2层的独立房屋。后来问米国人,说只有纽约那种金融城市喜欢摩天大厦。而北欧则是城镇化的城市面貌,即城市和乡村风光结合的很好很美。

Copenhagen就是传统的延续和现代建筑的较好结合地模范吧。就城市规划来说,从立体地图上来看,人家的街区层次感很强,好几百年的城市,能够保持秩序井然的格局,真的不容易。关于建筑,我了解不是很多;既不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更没有建筑史学的学习,只是从艺术史方面稍微了解一些建筑和雕塑风格,所以只能凭藉直觉的感受去分辨它的美和舒适度。整体来讲,城市传统建筑不奢华,不是那种张扬夸张的风格,基本上在6层左右,普遍的石基砖构,显得质朴敦厚,蒙着烟熏色调(可能是几个世纪中烧木炭之类的烟尘渲染的),给人一种极为踏实能够承载历史风雨的感觉。而沿着水道一侧的建筑,则尽显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理念,玻璃钢构造型简洁优雅,绝不会气势凌人、却又不失各自的特性,譬如“黑珍珠”就是现代建筑,作为皇家图书馆在使用;而那个对岸的玻璃歌剧院就像一个停泊在港口的船舰。现代和传统能够融合在一起,不相互排斥、欺凌。而且在传统建筑、城市交通、自然生态环境和现代城市拓展之间,都能保持一定的和谐,所以在城市里行走会经常遇到很大很大的公园,看见一些因树木或河流湖泊、古代建筑而改道的交通线路。也许真的是受教育程度高的缘故(老师说他们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念完博士的,哥本哈根大学哦),建筑设计者、城市规划者、园艺者们都会从环保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审美的角度去发展城市,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去年在明尼苏达大学逛游时候,我真的停下自行车,站在一旁很认真地看人家的建筑工地操作,工人师傅很少,偌大一个大楼工地也就不到30人在那里干活,衣着服装真的很干净,当然人家大多用现代化的机器在操作。他们干活很缓慢,从不急匆匆地做事情。我当时想,照这架势,这座楼该盖它个两年。后来和朋友讨论这个事,他们说都进行了将近1年了,怕要再1多年方可完工。朋友说,那些建筑工人都经过专业长时间培训持证上岗的,薪水也很好的。其实我想说,这样的大楼在中国只要资金链稳定半年完全搞定,后来没说。这次在北欧比较仓促,看到人家修复房子的也没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1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