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卜生约恩福瑟的借鉴与超越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约恩·福瑟资料图片《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在装饰圣诞树(年)资料图片易卜生资料图片贝克特资料图片戏剧《等待戈多》舞台照资料图片约恩·福瑟是挪威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据统计,截至年,他已出版了28部剧本、14部小说、9部诗集,在挪威和国际上先后获得了40多项大奖。年,他夺得易卜生国际艺术大奖,被称为“新易卜生”。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开始于小说,年,他的长篇小说《红,黑》出版,年,他完成了戏剧处女作《有人将至》,后逐渐以剧作家的身份蜚声世界。他的作品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频繁上演。法国《世界报》称他为“21世纪的贝克特”。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而我们将永不分离》(年)、《有人将至》(年)、《吉他男》(年)、《一个夏日》(年)、《秋之梦》(年)、《死亡变奏曲》(年)和《我是风》(年)等。福瑟的戏剧作品以简练的语言著称。他的剧中人物往往没有具体的名字,通常被他冠以“男人”“女人”“他”“她”“朋友”等。这种命名风格暗示剧中人物的经历带有普遍性。从创作主题来看,剧本多选取日常生活的瞬间并对人物的情感历程进行发掘。作品内容多是关于亲密关系中的背叛与孤独、紧张的代际关系、疏离的人际关系、对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思考等。福瑟的作品在主题上和现实联系紧密,具有易卜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语言上带有荒诞派的特质,但又有所超越。对两性关系的探讨福瑟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两性关系的思考。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的主体性高度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传统道德的束缚,在两性关系中享有平等自由。在北欧国家,妇女解放运动开始较早,女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这导致两性关系不是建立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而是更为强调情侣间灵魂上的契合。但开放的两性关系意味着快乐和幸福吗?福瑟在作品中对这一母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在《有人将至》(上演于年)中,福瑟呈现了外界的诱惑对固有的伴侣关系产生的冲击,在《而我们将永不分离》中,福瑟剖析了两性关系中的嫉妒、猜忌、不安、崩溃和绝望。《死亡变奏曲》则聚焦不幸的两性关系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福瑟在剧作中往往通过或明或暗的平行三角恋关系来探讨两性关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在《有人将至》中,男女主人公——“他”和“她”刚刚买下一座旧房子,打算在这里定居。他们反复说喜欢离群索居,但是又不愿意孤零零的,而是“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这一段表述可以看作是当代人的心声:喜欢独立,但又无法忍受孤独;喜欢离群索居,又不愿意“孤零零”。这种充满了自相矛盾的生活幻想很快就被现实击破。房子的原主人出现了,男主人公立即感到两人的关系受到了威胁。“有人将至”一开始是女主人公不断重复的一句台词,是一句寓意丰富的潜台词,在剧的后半部,则是男主人公不断在重复这句话,表现了他的不安和恐惧。在这部剧中,“有人”既可以具化为房子原来的主人,也可以指任何外来的诱惑,这种诱惑会对他们的关系造成威胁。这部剧揭示了脆弱的两性亲密关系。剧的结尾是男女主人公并肩坐在长凳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紧张感,给观众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思考空间。这种两性关系之间的紧张感在《而我们将永不分离》中体现为当事人的猜忌、自责和自我折磨。女主人公——“她”在等待伴侣的过程中陷入了回忆。在幻觉中,她看到年轻的男人向她走来,又看到男人和女孩约会。女人、男人和女孩构成一组明的三角恋关系。男人、女孩和女孩的男友构成另一组隐形的三角恋关系。女人在剧中反复强调自己“坚强伟大又聪明”,但是面对男人的背叛时,她又显得非常脆弱,陷入无端的猜忌和自我怀疑中。福瑟的另一部力作《死亡变奏曲》呈现了复杂的两性关系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女人和男人年轻时为生活奔波,生活稳定下来后,男人有了外遇,而女人只好和他分开。但是父母分开对女儿的心灵显然产生了致命的创伤,女儿无法解开心结,最后自杀身亡。女儿的朋友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他既是女儿的男朋友,也是死亡的象征。年老的女人和年轻的女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年老的女人不断注视着年轻的女人和男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在这部剧中,观众似乎也无法确定女儿朋友的身份,他到底是不是女儿的男朋友,他到底是不是死神的象征?这一切似乎都要依赖于观众的反思来决定,剧作家在剧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对易卜生戏剧传统的继承评论界经常把福瑟和另一位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年)相提并论。从创作题材看,福瑟沿袭了易卜生对社会问题的
上一篇文章: 读书分享挪威的森林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634.html